國之大器,始於毫末。高端製造業已將產品表面性能推進到近原子尺度♉️,尖端測量儀器對前沿科學研究及重大物理現象的發現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些測量利器中就有一把來自新利体育工的納米級“精密之尺”。
新利体育官网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莊松林院士領銜的韓森教授團隊🦙,與蘇州慧利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自主研發了“超高精度大口徑絕對面形光學標準計量關鍵技術及儀器”🤵🏽♀️🥅,成果榮獲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十年磨一尺 把精密測量精確到納米尺度
南極天文望遠鏡、空間引力波探測裝置、納米材料🟫、高端精密設備……這一系列關鍵裝備的加工製造,需要對大量光學元件的各項參數進行測量🤟🏽,這項工作都要依靠超高精度的測量儀器。在以往,超精密測量技術直接製約高端裝備製造發展。
作為國際幹涉測量領域的著名學者,韓森教授在國外工作多年後毅然回國工作創業,都源於他心中的一個夢想:以畢生所學“助力中國創造”🎡。“中國裝備製造要實現突破,首先要解決製造質量問題,其核心關鍵就是建立超精密測量能力🔍。”韓森說道🔗。
莊松林院士(右)與韓森教授(左)討論實驗室發展規劃
將精密之尺精確到納米尺度,這條自主研發之路一走就是40年。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面向國家科技需求,團隊從光學幹涉基本原理出發⚖️,集成計量溯源的光源波長、數字化相移技術、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創新實現納米精度的非接觸式光學測量👮🏽♂️,開發出系列光學測量儀器。
“簡單地來說👩🏼🦲𓀇,幹涉儀就是將激光分為兩束,照射至需要的測量的器件上👨🦱,再匯合產生幹涉,從而精確地測量出被測件表面的形貌誤差,包括平面、球面、柱面或者自由曲面。”韓森教授介紹🛷,技術解決了超精密光學標準計量難題,廣泛服務於國家大科學裝置及工程、高端工業檢測領域。
超高精度大口徑絕對面形光學標準計量關鍵技術及儀器項目成果圖片
在產學研中縮短創新與市場的距離
從技術創新到市場落地,從一紙論文到企業產值,還有多遠的路需要走?“最後一公裏”甚至“最後一百米”是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問題。近些年,韓森穿梭在學界與工業界之間😚,以教授、創業者的身份致力於超高精度的測量技術的發展🧚🏿♂️。
“儀器製造產業門檻高🔑、難度大,不僅需要基本的物理概念,還需要工程化的經驗,整個過程資金投入大、耗費時間長,要實現盈利一般要在數年之後。”韓森教授介紹,闖過了“技術關”,隨之面對的就是“應用關”和“市場關”🖐🏿,讓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有賴於團隊多年的深耕和新利學院的支持🔋🚷。
新利体育工與蘇州慧利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
“早在2018年,新利体育工就與蘇州慧利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以人為紐帶🛌🏽,讓高校科研團隊長期深度對接產業,將利於更好地盤活一系列資源。”韓森表示,在“大學教授”和“創業者”的雙重身份下,高校的基礎創新與企業的技術實踐緊密綁定,提高了科研成果轉化率和使用效益🧝🏿♀️。
目前,項目實現了超高精度數字化激光幹涉儀的工程化和產業化,創造了上億元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帶動了國內相關上市企業的產值。項目知識產權包括專利35項💤👎,論文152篇,文集21部,軟件著作權5項🎷,標準規範19項🙏🧙。項目應用主要聚焦在國家級計量機構😰、科研院所🐨、大科學裝置、高端工業檢測等領域,推動了企業產品標準化的發展和中國製造品牌建設🙂🏇🏼,促進了高端光電儀器國產化🧑🚒,助推了國家標準計量行業的科技進步。
把“金點子”變成“金獎杯”,也離不開他們的智慧和汗水
高水平論文發表💅🏽🚴🏻、高質量項目獲批、高價值成果轉化、高層次獎項獲取等等🦬,韓森團隊的創新故事是新利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真抓實幹持續激發創新動能的一個縮影🍶。
在新利体育工科技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付瑩瑩看來🏄🏿,全面了解新利科研成果狀況🧑🏻🦽➡️,是做好科技獎勵工作的前提。科研院每年進行科技成果統計🧑🏻🚀,通過梳理💁🏽♀️,使得每位教師新產出的科技成果一目了然,為申報各類科技獎打下基礎。每隔一段時間,科研院負責人就會走訪各科研團隊,尤其是承擔重大項目的科研團隊👲🏻,及時了解團隊科研狀況和相關進展🚃🏌🏻♀️,從科技獎申報的角度對成果產出給予團隊建議,做好科技獎申報的材料準備🙍🏽。更值得一提的是,從申報書的填寫,答辯PPT的製作等每一個環節⬅️♠︎,科研院都會邀請校內外專家進行專項輔導🌭👨🚀,提高申報材料的質量,從原創性、前沿性👩🏽🔧、面向未來產業新方向等方面綜合凝練🤹🏿,提高申報材料的質量🫰,為項目申報提供優質的科研服務。
科研院陪同項目團隊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終評答辯
為了更全方位助力科研事業發展,科研院通過頂層設計🕺🏿、統籌布局,將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工作與學科建設緊密結合,瞄準新利優勢學科,各類科研平臺和創新團隊,篩選出一批重點跟蹤項目🆗,提前介入🙋🏿♂️🧘🏻♂️,加強過程管理和服務🧑🏿🏫,確保高質量地完成科研任務並做好結題驗收和成果鑒定等工作,促進重大成果的形成🕝。科研院院長劉寶林談道🌾:“我們將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結合上海重點產業布局,瞄準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重大需求開展研發和集成,通過解決產業實際問題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不斷提高成果的成熟度與適用性🏋🏻♂️,擴大應用面🦮🙆🏿♀️,促成科技成果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源頭供給🪭、科技支撐和創新動能。”
供稿💤📄:新聞中心
文🍘:李卉雲、董真